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历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1989年在国家人事部的主持下,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了资产评估中心,专门负责资产评估,并依法行使资产评估监管职能。1993年,我国成立了专业的资产评估协会,积极对资产评估机构进行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资产评估准则与规范,资产评估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资产评估由政府主管转向行业自律管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进入初始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股份制到达了一个高潮。1995年作为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代表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正式加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
资产评估在诞生之初,就立足于保护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着在国有产权交易中抑制腐败的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股份改制、兼并、重组、境内外上市、主辅分离、破产清算、中外合资、合作以及收购行为中,资产评估有力地维护了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坚持在对外开放中的平等互利原则,维护国家合法权益。资产评估通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允、公平、公正的专业服务,减少了交易成本,规范了交易行为,为抑制腐败产生,支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保证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资产评估的飞速发展,资产评估在中国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每天都有各种复杂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交易的发生。在很多经济活动中,双方都选择由资产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
因为更多的参与到经济中,资产评估行业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服务化。随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也有了新的突破,一方面引入了价值型理念,科学定位了资产评估在国民经济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资产评估方式趋于多样化,并建立起专业的评估风险防范机制。
总体来说,资产评估行业突破了历史的发展领域,向新的空间迈进。随着发展,资产评估开始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服务。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资产评估为不同产权主体所持有的交叉股份提供定价尺度,促进各企业的融合发展。它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更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依据。它肩负着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重任。